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警惕高科技书画造假
来源:申江服务导报 2007-08-03 11:18:44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书画造假,相对于其它造假,成本较低,一张宣纸,一点儿颜料即能解决问题,当然最关键的是取决于造假者的水准。比如有地下工厂专仿吴湖帆的,那么这家工厂必须有几个熟悉吴湖帆风格的专家,专家水准越高,造假的成功率就高。像这种靠高手来造假,毕竟还有“辛勤劳动”在里面,如果仿造得好,似乎还是有点儿收藏价值。
  如今的书画造假,已经渐渐脱离高手、专家的时代,因为这样的造假成本较高,速度较慢,成功率较低。所以不少造假工厂开始发生了改变,采用高科技作假。如此鸟枪换炮,会增加投资成本,需要不少设备。不过,造假者发现此法虽然花了钱,但效果却好。比如用激光照相制版,采用电脑制作。这种造假,很难看出。
  通常鉴定者只注重笔法、章法、墨韵等国画技法,而忽略其它造假的可能性,因此上当者不少。当然,这种造假痕迹还是有的,如有一点儿呆板的感觉,还有留下印刷的痕迹。造假者为了避免这种毛病,再聘请高手另外手描,这样的好处就是留下了手工笔法,一旦有这种特征,鉴定者就不会去注意是否是印刷品了。这两者合二为一,确实给鉴定制造了困难。造假高科技投入成本不小,但一旦赝品当真品出售,赚个十万、八万元没有什么问题。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