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展览资讯
亚洲地区多层次的博览会格局渐露端倪
来源:上海证券报·艺术财经 2008-08-25 13:56:56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玛格画廊推出的陈曼的作品
Pace北京外景
  “上海秋季艺术盛会”系列报道之二

  9月9日,上海双年展、上海艺博会与“上海当代”将在同一天开幕,其中,老牌的上海艺博会与梅开二度的“上海当代”两个大型艺博会同城德比,是一大看点,其中透露着亚洲艺术市场的新动向。

  一方面,是“上海当代”瞄准国际买家,与亚洲其他城市的艺博会争夺“亚洲第一”的顶级博览会的头衔;另一方面,则是上海艺博会与“上海当代”错位竞争,争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本土市场。而从去年的错时举办(“上海当代”9月举办,上海艺博会11月举办),到今年的同时举办,恰恰说明上海这两家艺博会的错位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已经趋于成熟。结合本报上海秋季艺术盛会系列报道之一所报道的“亚洲艺术博览会的秋季拼图”(详见8月16日本报“艺术财经”第二版)来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经过近年的市场整合,亚洲地区多层次的博览会格局已渐露端倪。

  值得注意的是,亚洲作为新兴的艺术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崛起之初就带着某种地缘和文化上的国际性,各地先后创办的艺术博览会虽然有鲜明的地域性,但也有程度不同的国际性。近年来更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加速市场整合,往往都是地域性与国际性兼备,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每一个重要的博览会都有国际性的画廊与买家的跨境参与。由此来看,去年刚刚“空降”上海的“上海当代”却在诞生伊始就瞄准国际买家,与亚洲地区其他的博览会所走的路子完全不同。对于“上海当代”而言,在努力吸引国际买家的同时,自然面临着如何实现“本土化”、融入亚洲艺术市场的挑战;但其自身对亚洲艺术市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亚洲各地的艺术博览会今年秋季先后举办,纷纷瞄准那些跨境流动的国际顶级买家,就是明显的例子。

  身为上海艺博会和“艺术台北”博览会的顾问,陆洁民向记者指出,博览会首先是地域性的艺术市场的产物,是这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地方性的民众盛会。对于媒体来说,也许会聚焦“亚洲第一”的博览会花落谁家的新闻,但对于艺术市场而言,地域性的艺术博览会充分发育,从而形成多层次的博览会格局,相形之下却更重要。

  亚洲的博览会格局,使亚洲的画廊有机会通过参加亚洲各地的博览会,展开其国际性的营销策略。上期的“系列报道之一”所报道的香格纳,就同时参与上海、北京、新加坡的4个博览会;而这期“系列报道之二”所报道的上海华氏画廊,则同时参与上海、北京、台北、新加坡的5个博览会,这些都是突出的例子。正如陆洁民所说的,每个艺术家头上都有一片天,每个画廊也都有自己的买家,就看你能不能找到这“一片天”。而亚洲地区市场的特点,是这“一片天”的国际性。亚洲地区多层次的博览会格局,给每一家有眼光的画廊提供了国际性的平台,要求这些画廊在坚守其本土性特点的同时,用一种国际性的眼光来经营他们所代理的艺术家。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