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北京故宫13件唐代绘画真迹 件件是稀世之珍
来源:国际在线 舒欣 2010-04-21 10:53:0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杨臣彬介绍,韩滉的《五牛图》是最具唐时代特征的画作。《五牛图》是韩滉作品的传世孤本,也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图画五牛,姿态各异,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形神兼备。作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笔法老练流畅,富有精确的艺术表现力。

    以牛入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题材之一,体现了农业古国以农为本的主导思想。韩滉任职宰相期间,注重农业发展,此图可能含有鼓励农耕的意义。

    故宫的另一件藏品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也是传世名画。此画以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端坐在“步辇”上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作者以细劲的线条塑造人物形象,线条纯熟,富有变化和表现力。画作设色浓重、鲜艳,是一幅极富艺术价值的工笔重彩人物画作品。

    壁画艺术盛极一时

    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一位研究员告诉《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唐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高峰之一。人物鞍马画成就突出,山水花鸟画发展也渐趋成熟。

    人物画在唐代绘画史上占据主要地位。这一时期的人物画多体现了唐朝盛世时统治阶级的审美倾向。皇室威德、功臣勋将、贵族生活和重大政治事件,都成为画匠们创作的题材。阎立德的《外国图》、《职贡图》,阎立本的《永徽朝臣图》及《步辇图》都是这一类型。

    唐代绘画中以“雍容丰肥”为时尚的女性形象鲜明独特。《武后步辇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和《挥扇仕女图》画卷中都描绘了具有曲眉丰颊、丰肌秀骨视觉特征的女性形象。

    在唐代,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画先后成熟。诗人王维就以山水画闻名。他晚年隐居蓝田,曾画《辋川图》,表现其所居庄园的优美景色。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壁画艺术在唐代盛极一时。当时宫殿、衙署、厅堂、寺观、石窟、墓室都有壁画装饰。唐代壁画题材由图绘人物及佛道故事扩大到表现山水、花竹、禽兽等方面,内容及技巧上均大大超过前代。

    链接:摹本再现唐代古韵

    国宝级的唐代画作真迹几乎都密藏在各大博物馆内,如果想近距离亲眼目睹这些珍稀画作,除了赶上博物馆数十年一次的轮展,就只能依靠临摹的复制品。

    经故宫独家授权曾成功复制过唐代《簪花仕女图》和《步辇图》的一鼎轩公司总经理吉平告诉《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纸绢是唐代绘画的主要载体,但纸绢不易保存。古人认为,“纸寿千年,绢寿八百”。外界环境会影响纸绢的强度,使纸绢脆化,所以许多珍贵的画作都没有保存下来。为了防止古代名家名作失传,宋以来有不少人临摹了唐代画作,其中就包括宋徽宗。

    宋徽宗在临摹前人画作方面很用心,曾令翰林国画院的画师精心摹写前代佳作,留下很多副本。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现藏有宋徽宗赵佶临摹的唐代张萱《捣练图》。《捣练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宋摹本除了再现张萱画风的精准与华丽,也体现了宋代独特的艺术风格,如颜色的冷暖对比运用、人物形体及周围物体的参照比例等。

    此外,近代的一些书画大家,如张大千等也曾经仿过唐代绘画。不过,今人仿制唐代绘画的情况并不多。

    吉平说,在古代,没有准确传播书画艺术品的电脑等高科技技术手段,只能靠人手工临摹复制画作。许多画家没有见过真迹或者只记住了大概结构凭印象临摹,作品跟原作风格差距很大,缺乏精气神。现在,除了人工临摹,还可以凭借高科技准确仿出原画中的破损、裂纹等细节,保留了古画的韵味。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